阅读文章前辛苦您点下“关注”,方便讨论和分享,为了回馈您的支持,我将每日更新优质内容。
文/编辑:鲨猫趣史记
一位是公认厚道的开国少将,手握人事大权;一位是战功赫赫的开国上将,盼着重返岗位,叶剑英的亲笔批示,本应让事情水到渠成,可结果却迟迟未显,是时机不巧,还是另有隐情?在那个风云变幻的年代,这两位将军的交集,为何成了一段语焉不详的往事?
两位将军的历史交集
1973 年的春天,南京城里,一位赋闲多年的老将军望着窗外,心里盘算着一件事,他就是王平,一位在战场上拼杀过无数次的开国上将,好些年没正经工作,他琢磨着该为国家再做点什么,便提笔给叶剑英写了封信,字里行间满是想复出的恳切。
叶剑英见信后,当即就批给了总政治部,特意强调要给王平安排工作,那会儿总政的当家是李德生,也是位从战火里爬出来的硬汉子,军里都说他正直厚道,从不打折扣,没过多久,南京方面就接到通知,让王平去北京,还安排住进了西直门招待所,王平带着爱人上了路,心里热乎乎的,觉得这回去北京,工作的事八成能成。
到了北京,老战友们闻风都来看他,你一言我一语,都说凭他的资历和本事,肯定能挑个重担,可左等右等,总政那边没动静,连个谈话的人都没来,这一等就是快一个月,李德生才抽时间见了他。
俩人聊得还行,李德生夸他精神头足,说先恢复组织生活,把档案转过来,再慢慢找合适的岗位,王平听了,心里的石头落了一半,可没想到,这一等又是好几个月,工作的事还是没谱,王平心里急啊,最后没辙,只好又回了南京。
李德生的特殊处境
那会儿的李德生,可不是一般的忙,党的十大要开,各项筹备工作压得人喘不过气,他自己又刚当选政治局常委、中央副主席,正是站在风口浪尖的时候,一天恨不得掰成两天用,手里的大事一件接一件,像给老同志安排工作这种事,说不定真就顾不上了。
你可别小看李德生这个总政主任,全军的政治工作都归他管,在开国将帅里,能坐这个位置的就 6 个人,他还是里头军衔最低的少将,这份信任和分量,可想而知,但王平的情况不一样,开国上将,当过志愿军政委,要给他安排工作,岗位不能随便,高了吧,不一定有空缺;低了吧,又不合适,这中间的平衡不好找。
再说了,王平这人骨头硬,一辈子刚直不阿,当年在 “文革” 里,连江青的面子都不给,这种性子,难免得罪人,李德生就算想帮他,也得看看周围的风向,有些事不是他想办就能办的。
王平的革命履历
王平这辈子,是从泥巴地里一步步拼出来的,1907 年生在湖北阳新的穷村子,19 岁就跟着农协闹革命,30 年参加红军时,不过是个写标语的宣传员,可他脑子活、胆子大,第一次打仗就缴获三支长枪,夜里抱着枪激动得睡不着。
长征路上,他跟着大部队爬雪山过草地,遵义城下带着红 11 团主攻,参谋长邓萍牺牲了,他咬着牙指挥部队打了三个小时,把遵义城拿了下来,过草地时,见几百个战友没过河,他带着一个营往回冲,饿到脱力还忍着痔疮疼,可最后只救回一个小红军,这事儿他记了一辈子,老了提起来还掉眼泪。
后来到了 “文革”,南京军事学院闹得厉害,他刚做完手术就被拉去批斗,戴着氧气罩躺在行军床上,眼皮都没抬一下,江青在武汉防化连搞试点,他三次路过都没进去,有人告他状,他就俩字:“不理。”
李德生的多元经历
李德生跟王平不一样,他是河南新县人,14 岁就当童子团团长,1930 年参加红军时,手里的枪比他人还高,土地革命时打了不少恶仗,八庙垭战斗中左胸被打穿,左手落下残疾,后来还被冤枉开除过党籍,可他跟着部队三过雪山草地,愣是没掉队。
抗日战争时,他在太行军区当团长,日军 “扫荡” 时,他带着一个营硬是把八路军总部从包围圈里拽了出来,解放战争打襄樊,他想出 “刀劈三关” 的法子,率先攻破城墙,连刘伯承都夸他会打仗。
建国后他更忙,安徽乱的时候,他又当军区司令又当省委书记,把工农业秩序稳住了,1971 年接掌北京军区,那会儿京畿重地的兵权交给他,可见毛主席多信得过他,后来当到中央副主席,成了开国少将里的头一份。
历史烟尘中的遗憾与评说
1973 年底,李德生不再管总政的事,转年去了沈阳军区,王平的工作,就这么被搁在了历史的缝隙里,其实想想,那会儿的局势,李德生就算有心也难办,十大前后,各方势力盘根错节,一个上将的岗位,牵动的可不是一两个人的心思。
王平后来也没闲着,1975 年去了武汉军区当政委,照样敢跟 “四人帮” 硬顶,1955 年他授上将军衔时,李德生还是少将,可论起在部队的威望,俩人不相上下,这两位将军,一个刚直如剑,一个厚重如盾,偏偏在那个年代遇上了,成了一段说不清楚的往事。
1998 年王平去世,家乡把中学改名叫 “王平将军希望学校”;李德生活到 96 岁,晚年还在写回忆录,他们的故事,就像老照片里的影子,模糊却真切,让人想起那句老话:时势造英雄,可英雄也得顺着时势走。
#优质好文激励计划#结语:
两位开国将军的交集,藏着特殊年代的复杂与无奈,王平的刚直与期盼,李德生的厚道与难处,在历史的褶皱里纠缠,一句未落实的批示,一段搁置的安排,既是个人命运的波折,也是时代风云的缩影。
英赫优配-网上配资官网-港股配资-配资炒股股市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